亚洲49vv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中字一区,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日本熟女视频

<bdo id="qa15n"><u id="qa15n"></u></bdo>

<legend id="qa15n"></legend>

  • <sup id="qa15n"><menu id="qa15n"></menu></sup>

      <th id="qa15n"></th>

      <legend id="qa15n"></legend>
    1. <small id="qa15n"><sup id="qa15n"></sup></small>

        “文革”郵品之現象

        發(fā)布:2011-11-1 12:26:28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我國的機要通信自1957年4月1日起由郵電部接辦,“文革”期間也不例外。由于“文革”是我國最大的一次政治運動,涉及的范圍和人員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運動”需要“內查外調”、“上傳下達”,以及文革小組、軍管會、革委會互相之間的信函和“材料”來往的需要,機要通信的使用便特別多。

          因此,“文革”期間機要通信基本上有兩種:一、貼郵票蓋日戳的,但日戳上有“機要”二字。其郵資一般是省內互寄貼0.22元郵票;省與省之間互寄貼0.24元郵票。二、不貼郵票,蓋“郵資已付”八角戳,但戳上有“機要通信”4字。以上兩種機要通信均作為掛號寄遞,并貼帶編號的“機要通信”簽條。機要通信一般是公函信件,所使用的公函信封印有單位名稱。

          1971年10月29日安徽懷寧寄北京的機要通信實寄封,使用“中共懷寧縣委清查‘五·一六'辦公室”公函封,“五·一六”是“文革”中的名案之一。

        相關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推廣鏈接[二]
        關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站建設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 版權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