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49vv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中字一区,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日本熟女视频

<bdo id="qa15n"><u id="qa15n"></u></bdo>

<legend id="qa15n"></legend>

  • <sup id="qa15n"><menu id="qa15n"></menu></sup>

      <th id="qa15n"></th>

      <legend id="qa15n"></legend>
    1. <small id="qa15n"><sup id="qa15n"></sup></small>

        郵票的齒孔是誰發(fā)明的?

        發(fā)布:2011-11-1 12:17:26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英國誕生時,郵票是沒有齒孔的。郵局工作人員是用剪刀將幾十枚連成整張的郵票一張一張地剪開,出售給用戶。這樣既麻煩,又不容易裁剪整齊。

            1848年冬季的一天,英國倫敦下著大雪,一位記者在市中心的一家飯店里,把當天的新聞寫成稿件,分裝在幾個大信封里,準備寄往外地的幾家報館。當他取出剛剛從郵局買來的一大張郵票,準備剪開,貼在信封上。可是到處找不到剪刀。怎么辦?他靈機一動,從衣襟上取下別在西裝領帶上的一根別針,用針尖在郵票空隙間,刺了一連串均勻的小孔,然后輕輕一撕就拉開了。

            這時,一個在鐵路上工作的名叫享利·阿察爾的愛爾蘭青年,目睹了這個情景,他聯(lián)想起車票票根上的齒孔就自言自語道:如果能制作一架打孔機,把每張郵票的空隙間都打上齒孔,使用起來該多方便!

            于是,他就憑著新聞記者的啟示和自己工作中的聯(lián)想在1847年10月1日向郵政總長提出了他的申請,經(jīng)郵局技術師認可,推薦給郵票稅票總監(jiān)批準,終于制造了兩臺打孔機。第1臺裝有兩個滾輪切刀,用來打出由短切口組成的橫向和縱向齒孔。第2臺裝有雙刃刀,用以在紙上沖出許多行切口。

            打孔機經(jīng)阿察爾進一步改進后,在1850年1月轉讓給薩默塞特印刷廠,1850年8月,由郵票稅票總監(jiān)批準,1852年5月21日,調(diào)查委員會認可并批準購進。阿察爾型的新打孔機由戴維·納皮爾父子公司制造,安裝在薩默塞特印刷廠,1854年1月28日,有齒郵票正式使用。

            第一個發(fā)行通用有齒郵票的國家是英國,隨后是瑞典。接著挪威、美國、加拿大也在1856、1857、1858年相繼使用打孔機。

            郵票上的齒孔度是法國巴黎的雅克·阿馬勃勒·勒格朗博士在1866年發(fā)明的。這是測量在2厘米長的線段內(nèi)齒孔數(shù)的簡單方法,一直沿用到至今,并且能使集郵家精確地表述齒孔的各種變異。一枚標有“齒孔14度”的郵票,就意味著它的四邊上每2厘米(0.787英寸)有14個孔。標記“齒孔15×14度”的郵票,就意味著它的上下邊線每厘米有15個孔,它的兩側邊每2厘米有14個孔。

        相關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二]
        關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wǎng)站建設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wǎng) 版權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