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賀年小全張
2002年5月16日,國家郵政局發(fā)行了“如意”專用郵票,這是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專用郵票,從此揭開了專用郵票的發(fā)行序幕。“如意”專用票為一套一
枚,面值80分,整版的面值為16元。上市之初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后來由于資金的介入,價格曾經一度接近50元,成為當時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品種。值得注意的是,“如意”專用郵票的良好表現(xiàn)并沒有在其它專用郵票上得到什么體現(xiàn),即使是市場今年首次步入上升通道之后。
發(fā)行專用郵票雖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集郵者與投資者對于專用郵票的認識一直就定位在個性化的層面上,所以導致其市場認同度遠沒有達到紀念與特種郵票那樣的高度與深度,上升空間受到抑制是顯而易見的。
“年年有魚”與“賀新禧”雖然是第一套賀年專用郵票,但是其題材仍舊受到較大程度的限制,特別是它的本質依然沒有脫離開個性化郵票這個基本范疇,與紀念和特種郵票的內在價值不能相提并論;即使是利用“年年有魚”與“賀新禧”專用郵票印制的小全張也不例外,特別是它的發(fā)行量是個謎;對于這一點,投資者一定要有個清醒的認識。在今年的后半段行情中,除了發(fā)行量為766萬版的“武強木版年畫”小全張表現(xiàn)出色之外,其它小全張或小型張幾乎都是無所作為。
由于“賀年”小全張是第一次采用專用郵票印制的,顯然占據了該系列的頭把交椅,因而有可能成為資金關注的對象。據了解,“賀年”小全張將采用專用信封的形式推向市場,可惜的是,信封郵資為9元;封內配有一個賀年圖案的賀卡內件以及一枚專用拜年郵票小全張(簡稱“賀年”小全張),銷售價格是30元。也就是說,面值為3.8元的小全張將以溢價200%以上的幅度面向廣大集郵者與投資者。雖然“賀年”小全張的發(fā)行量目前還是一個謎,但是其發(fā)行量怎么也不會低于56.7萬枚的“桂花”無齒小全張。
以幸運封形式發(fā)行的“賀年”小全張,每100萬枚為一開獎組;從該信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發(fā)行量應該不會低于1000萬枚,這就使其價值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考慮郵資封的9元面值,“賀年”小全張的銷售價格怎么也不應該達到30元,此價格顯然已經脫離了其最為基本的價值區(qū)域,存在著較為顯著的高估情況,正常的銷售價格應在15元左右。
當然,由于“賀年”小全張是第一套采用專用郵票印制的,不排除有資金參與其中的可能,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倘若果真如此的話,凡是能夠在第一時間拿到原始籌碼的投資者,應該順勢逢高派發(fā);而做不到這一點的投資者,千萬不要盲目追高,因為資金運作“賀年”小全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今年已上市郵票的走勢來看,除了“農業(yè)免稅”小版票出人意料地扮演了黑馬的角色之外,其余品種的價格基本上都是逐步下滑。依筆者之見,投資者對于“賀年”小全張的價值有了個基本的認識之后,才適宜參與其中的博弈,否則的話最好選擇觀望,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