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紙的鑒別
發(fā)布:2011-10-30 20:10:30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古紙的鑒別一般從3個萬面著眼:
一、看簾紋,簾紋即宣紙中那一條條平行的暗直線紋。百合宣紙的制作大同小異,簾紋是造紙過程中“抄紙”工藝的體現,各地萬造紙中,抄紙所用的竹簾長短寬窄尺可不一,紙上的簾紋寬窄也不同,經驗豐富的專家根據古紙上的簾紋,可判斷該紙的產地和性能,甚至包括具生產制造的年代。
二、看紙色,不同時代、不同產地制造的紙張,顏色不同。古紙因年代久遠而呈現出灰暗的顏色,與人工做舊的不一樣。人工做舊古紙的手法,主要是染色和煙熏。經過染色的紙,顏色鮮麗而不沉,表里不一;而真正古紙的灰暗顏色是長年累月自然形成的,灰得均勻,“色淡而勻,表舊里新”。經煙熏做舊的紙,粗看似舊的,細察可發(fā)現具帶有焦褐色,不同于古紙的暗灰色,且紙質變脆,易碎裂。
三、看裂紋,曲折損傷的古紙,其裂口的明暗色澤以及裂紋走向與新紙反復折疊所出現的皺折,具有明顯的不同。如厚型古紙碎裂成小塊,裂紋是斜向的,而偽作的厚型百紙則往往碎裂成大塊,并且裂紋呈筆直向的。